关于增强我市城市文化底蕴、打造我市城市名片的建议
佳木斯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 )号
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的内容:
城市的魅力在于城市特色,而城市特色的底蕴在于城市文化。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总感觉我们的城市缺点什么,反思一下,还是缺少些文化底蕴。
增强我市城市文化底蕴、打造我市城市名片,对于提高佳木斯市城市品位,繁荣具有我市特色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编制我市城市文化的专项发展规划,保持城市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全方位的调查、盘点、设计、布局和谋划,将城市文化纳入我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让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二. 盘点文化资源,发掘区域文化特色,鼓励二度创作,促进作品传播。
文化资源需要盘点、整理、发掘、加工和利用,佳木斯市不是缺少文化资源,而是缺少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的盘点、整理、发掘、加工和利用。
作品是创作出来的,文化是传播起来的。城市文化需要就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二度创作和有效的传播。
略举:
1. 东北小延安:东北小延安历史题材的作品的创作、合江省府驻地的保护,纪念馆或博物馆的建设、相关文娱作品的二度创作。
2. 历史人物:张闻天、刘亚楼、孙西林等历史人物事迹的搜集和整理,文娱作品的二度创作。
3.日军侵华史:比如松花江公路大桥桥头堡的保护和修缮、侵华日军在佳木斯地区的活动史实的归集、整理,和相关作品的创作。
4.东北抗联:东北抗联在佳木斯的活动史实的归集、整理和二度创作。
5.民俗文化: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及作品的整理和传播。
6.文学作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对宣传城市文化作用明显。
7.娱乐作品和传播:反映地方文化的文娱作品,包括流行歌曲、音乐作品等。
8.城市文化人才库:建设专业及业余城市文化人才库,打造文化精品、建设文化设施、构建文化格局、运作文化产业等,都需要高层次的文化人才。研究、提炼、传播我市城市文化,要培养和整合城市文化建设人才,使之成为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 外地文化资源:嫁接和利用外地文化资源,对创作带有佳木斯地区文化特色的外地的作品的作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
10.建立佳木斯作家、艺术家作品库: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反映佳木斯地区文化特色的作品的作品库。
11.冰雪旅游:需要上项目和政策支持。
12.征集城市文化作品和建议:可面向社会,征集相关题材的作品和建议。
13. 城市雕塑: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主题,佳木斯市的城市雕塑需要提高品位,增加数量。
14. 摄影作品:摄影作品是宣传城市文化最便捷最直观的方式。
15.文艺演出:鼓励设立和引进文艺演出团体,增加文艺演出的场次,繁荣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明。
16.奖励机制:对好的作品、好的建议、有贡献者应当予以嘉奖。
文化、旅游、规划、建设、文物、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科学、广播、电视、新闻等政府部门、其他组织和相关机构应当协调工作,共同打造佳木斯的城市名片。
总之,繁荣佳木斯文化,需要参与,需要作品,需要传播,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着眼于繁荣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城市文化,为构建和谐的佳木斯而努力。
2011年1月10日